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调查网!

当前所在:首页 > 图书报刊>正文

“订单式”培养产业急需人才 重庆支持校地共建50个现代产业学院

时间:2024-06-18 23:09:58  作者:佚名  来源:重庆市人民政府

  

  “教育强市区县行”新闻发布会现场。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

  6月17日,重庆市举行“教育强市区县行”新闻发布会。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、市教委主任刘宴兵表示,目前,全市共有高校78所,在校生138万人,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3.5%,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。

 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,全市高校共有科研人员6.5万人,集中了全市70%以上的国家级基础科研平台、80%以上的两院院士、90%以上的基础研究项目,涌现出纳米时栅等一大批原创性、标志性、有重庆显示度、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,产学研创新融合体系基本构建,以高等教育龙头之力支撑教育强市的势头持续向上向好。

  为助力重庆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,在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、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,重庆市教委已经和9个区县签订了服务合作协议,预计今年年底与20个左右区县签约,力争到2027年,全市高校应用学科专业与全市产业匹配度达到90%以上,建成产学研合作机构100家,互派科研人员1000人次,服务企业5000家,承担联合攻关项目1万项,实现区县全覆盖。

  接下来,重庆市教委将以“教育强市区县行”为统揽,奋力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。

  具体来看,重庆市教委将在促进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精准匹配方面,推进人工智能+学科群专项行动,及时撤销或调整不适应、不匹配专业。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,支持校地共建50个现代产业学院,合作开发课程,联合打造实践平台,缩短培养“时差”,“订单式”培养产业急需人才,解决急需紧缺专业更新慢、行业企业人才荒的问题。

  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合作共赢方面,设立“助力区县专项”科技项目,发布区县和企业需求榜单,鼓励科研人员揭榜挂帅,将联合攻关项目在重大重点项目中的比例提高到70%左右。迭代升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系统2.0版本,实现全流程网上服务,已在线发布区县和企业需求1100余项。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优势企业、科技型企业等转移,每年向企业转移专利数量不低于600项,推动高校科研成果“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”,促进高校的“知识产权”变为“资产资本”,提高企业产品“含科量”。

  在促进校地交流和就业创业双向奔赴方面,将加强科技创新智库和企业智库建设,定期组织高校向区县派驻专家服务团,帮助解决企业技术难题、提供科技服务。匹配区县产业地图,实施“双千双师交流计划”,每年选派100名高校科研人员赴企业担任工程师,其中50名挂任企业“科技副总”。搭建更多青年来渝留渝创新就业创业平台,开展就业创业促进行动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cq.gov.cn/zjcq/yshj/ycjz/202406/t20240617_13300477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友情链接:

住建项目简介 | 本网招聘 | 本网概况 | 联系我们 | 会员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免责声明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市管理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北京金政互联资讯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城市管理调查网 diaocha.csgllb.org.cn 版权所有。
京ICP备14048924号-123
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511526897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